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,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,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,使产热过程增加,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,体温≥37.3℃称为发热。
人体温度: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~37℃之间(腋窝),37.3~38℃是低热,38.1~39℃是中等度热,高热是39.1~41℃,超高热在41℃以上。
人体感染奥密克戎(外源性致热源)后,首先会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(免疫细胞),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。在内外源性致热源综合作用下,下丘脑就会把人体温度调定点设高,人体就会感觉寒冷:人体就会收缩外周血管,减少汗腺分泌,减少热量散发。同时身体加速代谢,骨骼肌通过颤抖的方式发热。
所以会出现两种现象: ①起热的时候会觉得冷。 ②发高烧的时候可能身体颤抖
体温升高过程中。会改变奥密克戎的生存环境,奥密克戎生长缓慢,有利于人体免疫系统消灭奥密克戎。
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?
- 低于28ºC时,人会丧失意识
- 低于22ºC时,可能导致死亡
- 高于41ºC时,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,神志不清等症状
- 高于43ºC时,生命危险
- 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ºC,心每分钟增加10次,儿童可增加15次。
首先,应该考虑物理降温,物理降温最容易选择的方式是大量饮水、饮汤,来补充水分、出汗、排尿,都可以降温。
其次,暴露四肢、保护躯干,必要的时候用温水擦浴、额头贴冰贴,都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降温。
再次,将房间的温度可以适当降低,可以在空调的房间里降温,也可以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放上冰块,让房间的环境温度下降。
最后,考虑药物降温,药物降温选择解热镇痛药要谨慎,通常一次选择不要连续用,用一种解热镇痛药联合物理降温,千万不要连续使用解热镇痛药,以免导致不必要的用药不良反应。
人体遇到以下情况也会发热:
1.致热源性的发热:外源性导致的(常见的细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、病毒、炎症渗出物等),内源性导致的(人体内的白介素、肿瘤坏死因子等)。
2.非致热源性发热: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:脑出血、颅内感染等;②产热增多疾病:癫痫持续状态、甲亢等;③散热减少疾病:皮肤病、心功能不全等。
喝白开水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,原理是加快新陈代谢、排汗、排尿等带走一部分热量。但是喝水不能过量,尤其是心脏、肾等相关器官有疾病的人。